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机构动态 >

屏山县龙华镇举办云贵川三省知名作家文学采风活动

来源:未知作者:杜欢欢发布时间:2019-05-16人气:


2019年5月15日,来自云南、贵州、四川三省15个县市的40余名作家和学者,齐聚屏山龙华古镇,开展为期3天的文学采风活动。

 

本次活动是在龙华镇举办的首次跨省作家文学盛会,将着力以文学形式深度挖掘和全方位展示烟雨龙华的独特魅力,为世人展示龙华的神秘面纱。参加本次文学采风之行和座谈会的各级领导有宜宾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一川,政协屏山县委员会主席张华全,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聂学杰,中共屏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红等;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全委会委员牛放,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主席团委员杨雪,《中国作家》签约作家、云南省昭通市作协理事陈正强,贵州省仁怀市作协会员刘永胜等40余名作家应邀参加座谈和采风。

 

 

上午8:30,文学采风座谈会在龙华镇丹霞宾馆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曾红部长主持。曾部长首先代表屏山县委县政府对各位远道而来的作家表示热忱欢迎,其次从屏山当下文化建设以及龙华古镇历史渊源的高度,系统阐述了古镇文化保护和挖掘的必要性。这次文学采风之行,是龙华千年以来的盛事、喜事和大事,必将载入龙华发展史册。

 

屏山籍知名作家张三才从古镇的亮点、特色和本次筹备活动的动因,分别做了阐述。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屏山人,这里寄寓着他缱绻于怀的浓浓乡愁,龙华的另一种诗意美,正是无数游子藏在心中的那份乡愁,作为一名作家,有责任和义务书写龙华的大美人文。

张华全主席以龙华的富硒产品为切入点,结合当前的交通发展形势,剖析了龙华未来的发展愿景,希望各地名家不吝宣传龙华的宜居宜人,用文学的笔调,为龙华旅游助力。

 

 

聂学杰副县长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龙华既是一个包容的文化古镇,又是一个开放的旅游景点,在各位名家的笔下,龙华的美将得到更广泛地传播。

 

龙华镇党委书记安美伟,镇长杨勇,著名作家牛放、林仁清等也分别作了发言。

 

会议结束后,全体人员在龙华凉桥阶梯进行合影。随后,深入各景点进行采风观光,为各位作家的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

 

龙华古镇历史悠久,自五代十国有明确记载开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可考历史,经过历代先民的勤劳建设与开发,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成为享誉四川乃至全国的一颗明珠。早在1991年,龙华古镇建筑即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7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建规〔2010〕150号文件)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因此,龙华既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开发和保护古镇,宣扬与讴歌古镇,将是一场文旅结合的典范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水,记得住乡愁。《四川乡愁记忆》丛书应运而生,是四川省政协重点规划和打造的文化品牌,龙华是有幸入选本套丛书的少数几个乡镇之一。

 

龙华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不仅拥有高达32米的世界第一立佛,还有完整传承至今的奇特民俗——女子踩桥,以及明清古街,凝聚了数百年湖广填川后文化交融的珍贵物证和记忆。36处各具特色的景点,是龙华秀美风光的缩影,每个景点后面都有娓娓动听的故事,也是龙华面貌的集中展现。

 

正因为众多的文化和自然景点,造就了龙华镇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融合多民族特色,也带有鲜明的地域交融痕迹。这次文学采风活动,各位作家将亲临现场,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沿着指定的参观路线,体验龙华的山山水水、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据悉,活动主办方为每个作家指派一个写作点,以散文的笔法表现龙华之美,且要求文稿字数为1200—1500字左右,在5月31日前交稿。据悉,这样“定性”“定量”又“定期”的文学采风形式,在全国各种采风活动中都是首创,甚至连一些文坛老手都直呼:“这样的文学采风太有挑战性了,不过也是对作家的一种考验。”

 

 

这次云贵川知名作家文学采风互动,将为龙华的乡愁叙述注入新鲜血液,以“第三只眼”的锐利视角审视龙华之美,必定能取得优异的成果,为《四川乡愁记忆——龙华古镇》一书的相关章节书写出富有时代感和文学性的篇章。

 

中、省(云南、贵州、四川)、市(昭通、仁怀、泸州、资阳、宜宾等)作协会员、知名作家嘉宾陈新、杨雪、李明春、黎正明、姚茂敦、郭季、李盛全、李定林、林仁清、王平中、张三才、夏书龙、廖大康、刘大如、黄亚平、黄友军、肖世慧、王开珩、田玲、廖小权、陈海龙、庄剑、何卡林、陈厚蓉、赵雪峰、杨晨宇等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zgyt@vip.163.com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Copyright © 中国亚太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624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