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戏曲导演谢平安
5月25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文艺音箱出版社有限公司、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纪念“振兴川剧”35周年系列活动——谢平安先生导演艺术座谈会暨手稿捐赠仪式在成都金河宾馆举行。
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捷、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牟佳、四川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范远泰、乐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先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张祯军、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处处长张德才等领导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四川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范远泰主持。

会议现场
四川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范远泰主持会议
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捷发言
谢平安(1940.10——2014.10),中国著名戏曲导演,中国剧协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是一位德艺双馨艺术家,为繁荣中国戏曲艺术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四川省振兴川剧成长起来,走向全国的中国戏曲导演第一人。他为繁荣中国的戏曲艺术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四川当代文化名人和领军人物。他不仅属于四川,也属于中国戏剧,他为中国戏曲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这是一个不懂得生活的人,这是一个不知道休息的人”,这是谢平安自拟的墓志铭,既反映了他乐观、平和的心态,也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他是一个老戏骨,戏比天大的艺术家,视导演为他的第二生命。
1996年,谢平安执导川剧《死水微澜》毫无争议地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文华大奖”和文华导演奖等5个单项奖,至今为人称道。他一举成名后,厚积薄发,视传统为强大的靠山,将川剧艺术发扬光大,带着他“背靠传统,立足当今,面向未来” 的执导理念,出夔门,走向全国,一发不可收拾,为戏曲界留下了许多的经典,艺术成就令人震撼,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戏曲艺术的辉煌。执导剧目7次获得文化部文华奖的“文华大奖”;个人连续八次获得“文华导演奖”;有7个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有10多个剧目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成名后的17年间,谢导奔波于全国各地执导了30多个剧种,100余部剧目,排导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以及新加坡等地。他将川剧的养分融入其它的剧种,又吸纳别剧种的养分融入川剧。深刻的诠释了背靠传统,立足现代,眼望未来的执导理念,他导演艺术的魔棒,使中国的不同剧种燃烧、发光, 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深刻的诠释了背靠传统,立足现代,眼望未来的执导理念,谢平安导演艺术的精妙和魅力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其成就得到了艺术界以及社会的公认,成为中国戏曲导演第一人。代表剧目有川剧《死水微澜》、《变脸》,京剧《华子良》、《廉吏于成龙》,昆剧《景阳钟》、《张协状元》,眉户剧《迟开的玫瑰》,花鼓戏《老表轶事》等等,其收山之作京剧《康熙大帝》获最新一届的文华大奖。
谢平安10岁从艺,56岁调四川省川剧学校。在乐山的46年间,积累了深厚的戏曲表演功力和丰富的戏曲传统文化,总计演出剧目177部,主演60余部。其中传统大戏80部,现代大戏28部,传统、现代折子戏69部。参导和主导剧目64个,其中传统、现代大戏52个,小戏12个。创作、改编、移植剧本45多个。
中国剧协名誉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称:“当年谢平安为他排导京剧《廉吏于成龙》时,为戏定位为“劝”字,一字值千金,对他的部分表演起了指导性的帮助。谢导是大导演、名导演、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其逝世是中国戏曲界的损失。“
戏曲界对谢平安“背靠传统、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的执导理念和人格魅力赞不绝口,著名编剧魏明伦赞誉“天才导演、空前绝后。”,梅花大奖得主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称之为“百年难遇,中国戏曲导演第一人。”二度梅得主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平赞为“谢平安三个字一出来,那起码这个戏不是一般的戏,有谢导在,我们心里踏实。演了谢导的三个戏以后,再演传统戏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有内涵了。”
谢平安是非常尊重戏曲规律的一个导演,他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变革,勇于挑战自我的一个导演。他既尊重演员,更尊重剧种的特点。根据剧种、演员的特点,根据剧情的需要,强调首先把握人物,是他最重要的特点。谢平安的功夫也不只在戏曲上,他不仅导戏而且教戏,可以无私的把自己所有的舞台经验传授给演员的一个好老师,给演员以激情和灵感,他为中国戏曲培养和造就了不少梅花奖演员。他的才华与人格魅力令合作院团演职员钦佩、敬重,他的导演作风深深影响着他所执导的院团。
谢平安给予我们的启发,也已经远远超出了戏曲; 2014年,在四川省文化厅的支持下,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启动拍摄谢平安导演的纪录片,经过3年多努力形成了一部8集纪录片《导演谢平安》、一本图书《导演谢平安》、一个导演艺术研讨会、一个作品演出四个内容融合的系列,展现了谢平安“背靠传统、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的执导理念,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为中国戏曲留下了一笔宝贵文化财富。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2017年5月25日,谢平安先生夫人朱正荣女士向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无偿捐赠谢平安先生珍藏的手稿、导演工作台本,发表文章等文献资料,共计105件。包括手稿23件,导演工作台本21本,发表剧本及文章12本(篇),获奖证书复印件13件,节目单24份,其它类珍贵资料12份。
谢平安先生夫人朱正荣女士向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无偿捐赠谢平安先生珍藏的手稿、导演工作台本
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向朱正荣女士颁发证书
作为植根于川剧艺术百年难遇的天才戏曲导演,谢平安先生珍藏的文稿具有极高的地方特色和文献价值。四川文化厅感谢朱正荣女士的无偿捐赠,将妥善收藏和保管好这些珍贵文献资料,将这些反映中国戏曲文化的文化遗产,供给相关专家学者研究。
戏曲艺术是祖先世世代代积淀、留存下来的东西,自有它非凡的价值和不朽的生命力。戏曲艺术有其他艺术所不能替代的高昂、厚重的精、气、神。这样的精、气、神,恰是我们目前这个断裂、徘徊的世道所缺乏、也是难以被普遍领受的。但我们的文化,不会永远如此快餐化。戏曲艺术需要像谢先生这样的一大批传统浸得深、当代站得稳、未来见得远的人来创新、来推广;需要重新夯筑这门古老艺术的群众基础,为那一天的到来做好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