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与活动 > 专题与活动 >

凤舞中江

来源:未知作者:张立华发布时间:2018-07-02人气:
      我从来都不曾想过,我与四川中江会有一次美丽的邂逅。
 

      鸟瞰中江版图,东江、西江、凯江融汇贯通,构成了一副三江图腾的大美画卷。东江向上延伸,西江振翅一挥,而凯江在东西两江交汇处衔接起了宽阔的水面,成为三江的核心,凝聚起一股洪荒之力,如凤凰舞动翅膀,向着浩渺的天空奋力腾飞。
 

      东江是中江人民的乳汁,更是中江人的精神圣地。东江的东岸是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是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参加过著名的上甘岭战役,铸就了中华民族最壮丽的军魂,为中国人民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在我还没有踏上中江这片土地之前,并不曾知晓黄继光是中江县人。步入黄继光纪念馆,迎面花岗岩照壁上镌刻着“凯歌百代”几个遒劲大字,勾起我对那个时代的回味与怀念。
 

      儿时的记忆依然还在,英雄形象伴我一路成长。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英雄故事如数家珍,如影随形。英雄名字曾唤起我们那个时代的青春萌动,英雄的精神力量甚至超越了我们生命的价值,是鞭策和感召那个时代每一位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的是,在黄继光纪念馆参观的众多游客中,有很多稚气未消的少年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让孩子们近距离走进英雄的精神世界,接受红色教育,铭记历史,感受那血与火的时代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体验生死之间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勇于担当,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他们知道红旗为什么会这样红!
 

      黄继光的精神凝结着中江人的热血,他的英雄事迹在中江不断传递和跃动。川剧名家赵义华在火神庙的戏楼上表演现代川剧《黄继光》,英雄舍生忘死扑堡的精彩片段引来了阵阵掌声。台下观众中,有从十里八乡赶来观看川剧表演的乡亲们,也有慕名而来的川剧爱好者们。他们端坐台下,每人清茶一杯,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艺术家的深情表演。每到庙会和节庆时刻,这样的场景就会成为这里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事实上,中江县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注重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中江人对川剧文化的这份坚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让我为之钦佩。随着社会进步与前行,川剧也遭遇了发展瓶颈,演员青黄不接,演出市场冷落,造成了剧团的难以为继,年老的表演艺术家有的已经80开外,年轻的后起之秀也已经50出头,人才出现断层,川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为了能让川剧这门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和传承,中江县委、县政府大力投资扶持文化,建立了中江川剧博物馆,定期举办川剧表演活动,让中江人在川剧文化中不断熏陶,让这方浸润着英雄精神的土地散发出艺术的光芒,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这里传承,发扬光大。
 
江水茫茫映新月,秋意渐浓微风送。
 

      西江则是中江人的血脉。西江西岸就是驰名川内外的中江芍药谷景区。每到殿春时节,这里就会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芍药花,吸引着全国游客纷至沓来赏花观景。我不知道这浪漫情花在月圆之夜演绎了多少俊男靓女的爱情故事和道不尽的美好传说。
 

      我这次来中江正值秋天,是芍药繁殖的季节,虽未能看到漫山遍野芍药花开的大美景观,但却感受到了丰收盛况的美好与喜悦。这让我不禁想起前两年到山东省菏泽牡丹之乡走马观花的时候,那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芍药花如绚丽的丹红,亦如燃烧的火焰,金色的花蕊吐露着醉人的芬芳,关不住满园的春色。而菏泽的芍药园是平原上围起的种植园,比起中江这翠绿山岗上一望无垠的芍药花海可算是小家碧玉了。我想,不管生长于何处的花草,生命的成长与绽放都要历经风霜雨雪的吹打和酷暑寒冬的历练。花草亦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
 

      碧波荡漾的西江水诉说着美丽动人的缠绵情话;蜿蜒曲折的东江水承载着不忘初心的赤诚誓言,把浪漫和誓言汇入美丽的凯江,载着三江情歌,浩浩荡荡,奔流向前。
 
江上塔影挺且直,小城芳踪度春秋。
 

      座落在中江县城北的千年北塔古朴秀丽,回望着中江的历史沧桑,承载着中江深厚的文化底蕴;髙矗于东江之滨的南塔,塔身巍峨屹立,掩映在苍松翠柏间,在东江水拍中倒映着坚毅的英姿。这是一座历经风霜的风水宝塔,笔直挺拔,如插云霄,俯瞰着中江经济开发区,期待着中江美好的未来。
 

      在南塔对岸的玄武山上,至今还留存着这样一副对联:“东河水汇西河水,南塔云联北塔云”的著名诗句。这东江与西江的融汇贯通,南塔与北塔的犄角对视,注目着中江的前世今生,记录着时代发展的变迁,构建起对称的和谐之美。
 

      在中江,还可以听到许多来自于普通百姓中的动人故事。让中江人引以为豪的是家喻户晓的“太婆龙”。这个由平均年龄70多岁老婆婆组成的舞龙队,演绎着新时代的传奇故事和当代人的精神风貌,成为中江人津津乐道的饭后谈资。“中江表妹”的幽默表演引领了中江风趣文化新潮,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带来了数不尽的欢声笑语。但她的不幸离世,也给人们留下了些许遗憾。
 

      中江县有名的菊花石历经了亿万年的梦幻洗礼,留痕着历史的苍凉、古老的印记,幻化蝶变出今天的美丽。每一块千姿百态的石头花纹,恰似一朵朵菊花,娇艳绽放。中江菊花石早在隋唐时期就已名闻九州,栩栩如生的画面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据说在这偌大的四川盆地,只有凯江流域才能找到这样的奇石珍品,至今成为不解之谜,更增添了中江菊花石的神秘和传奇色彩。还有那蜚声中外,细发如丝,如白雪般晶莹剔透,采用传统纯手工艺制作的中江挂面,光滑柔韧,口感细腻,回味无穷,引来八方食客前来品尝。传说乾隆皇帝曾用中江挂面为奉命巡查台湾凯旋归来的孟邵接风洗尘,还引出了一段传奇佳话。
 

      古今中外的文化大观和传奇往事,把中江古老文化与当代文化融合发展,为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大美三江如同母亲河一样滋养着豪迈不羁,奋力拼搏的中江人。今天,中江以红色旅游为旗帜,以芍药花海为基础,致力于打造中江旅游文化品牌,为中江人闯出了一片幸福的天空。滨江临水,进山入林,日新月异的三江大地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如金梭银梭般地编织出了跨时代的新中江。
 
北塔古城舞翩跹,
南塔福地谱新篇。
七彩霓虹织锦绣,
八朵祥云绘人间。
东江精神世代传,
西江明月情绵绵。
凯江飞架展宏图,
芍药之乡新梦还。
 
      中江,这羽翼渐丰的秀美家园,这巴蜀历史的文化图腾,如风凰一般带着祥瑞之气、奋发之力,正凤舞九天,展翅飞翔!
      
      作者简介:
      当代知名散文家,现为中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散文报》编辑部主任。已在国内多家报刊发表散文作品数百件,并多次获奖。
 

zgyt@vip.163.com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Copyright © 中国亚太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624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68号